目前國家也積極培育相關與樂齡相關人才,本系學生為護理系所學生,和未來長期照護、老人相關照護極為相關,也是人才培育重鎮,本計畫申請人發現以往的教學實務中,學生們使用的學習還是停留在過去傳統式教育的模式,就是老師在講台前授課,學生背誦理論後進行紙筆測驗,缺乏問題解決、創新與實作的能力。大學護理系有關的實作的課程只有專業科目如:基本護理學實驗、內外科護理學實驗、產兒科護理學實驗、解剖學實驗課等有其專業實作教室及設備。反觀,高齡照護是現今相當重要的趨勢,但並未有相關的實作場域及設備。因此護理學生普遍只了解老人照護相關的疾病、生理心理變化,但在目前長者的學習、預防保健、減緩失能等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如何帶領長者活躍老化,讓長者終身學習、健康促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因此,若能有創新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學習樂齡相關的技能是很重要的。 課程設計除課式教學外,導入由教師所帶領之樂齡實作課程,藉由教師本身樂齡教學經驗及設計創新課程方案與教學方法,課程前將與3位業界樂齡課程專家討論設計幾個樂齡實作課程(見表一~三活動議程表),包含高齡者芳香輔助療法與分組實作、樂齡體適能與分組實作、方塊踏步與分組實作等靜態與動態活動設計,以及設計同學及教師反思回饋指引。整個教學介入措施包含講述各動靜態活動對高齡者的重要性及相關性後,引領學生設計不同之創新教案並實際運用於二個不同社區關懷據點之長者以及反思回饋,兩個據點參與長者共約45位。同時帶領同學實際操作,實作後由教師帶領同學進行 20 分鐘的反思回饋教學,並引導思考反饋到自已小組的創新教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