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關系-大師講座-殯葬4﹒0的現況與發展趨勢113.10.19
1.了解殯葬4.0的核心概念與技術 介紹殯葬4.0的定義及其運用的智慧科技,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提升與會者對於殯葬產業現代化的理解。 2.掌握產業最新發展趨勢 探討當前殯葬行業的最新動向,如數位化服務、環保葬禮模式、客製化服務等,幫助業界從業者及相關人士洞察市場需求與變化。 3.促進跨領域知識交流與合作 鼓勵參與者分享不同領域的經驗與觀點,探索殯葬業與科技、文化、心理等領域的結合點,促進創新發展。 4.引導學生與新進從業者的職涯方向 為學生及新進從業者提供對殯葬行業未來職涯的啟發,特別是在智慧化與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的可能性與挑戰。 5.提升殯葬服務品質與人文關懷 探討如何利用科技提升殯葬服務的效率,同時兼顧傳統文化與人文價值,實現智慧與關懷的平衡。 大仁科技大學生命禮儀暨關懷事業系昨(19)日特別邀請殯葬網紅達人小冬瓜郭憲鴻(冬瓜行旅負責人),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殯葬4.0的現況與發展趨勢」的大師講座,深入探討殯葬業在數位時代的變革、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殯葬工作人員在臨終關懷中的重要角色,吸引了眾多師生參與。 感謝林爵士校務顧問(前副校長)蒞臨指導,強調大仁生關系多年來在培育生命禮儀服務人員的努力,吳鄭善明副院長期勉生關系可以永續經營,共創殯葬新潮流。 小冬瓜回顧了殯葬業的發展歷程,從1.0農業時代到2.0工業時代,再到3.0服務時代,最終進入如今的4.0網路時代。他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殯葬業已逐漸進行數位轉型,並強調了個性化、透明化和客製化服務的重要性。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殯葬服務正朝向數位化與人性化結合的方向發展。 「殯葬4.0的核心在於科技與人文的融合。」小冬瓜強調,未來的殯葬服務將不僅僅是提供儀式,而是更加關注個體的意願與情感需求。尤其在面對臨終時,殯葬工作人員的角色不僅是提供儀式性服務,還肩負著臨終關懷、悲傷陪伴和靈性關懷的重任。盧以琳副教授指出邀請小冬瓜來演講,除了促進學生了解推動殯葬4.0的重要性,也示範殯葬工作者不僅是生命的見證者,更是陪伴家屬度過生命最困難時刻的重要支持力量。 講座中,小冬瓜深入探討了殯葬工作人員在陪伴家屬悲傷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他強調,在面對喪失和悲傷時,殯葬工作者的臨終關懷與靈性支持至關重要,這些關懷不僅能幫助家屬更好地處理哀傷,還能帶給他們心靈上的安慰與力量。 靈性關懷的深度融入能使喪禮不僅是一個告別儀式,更是一種連結生者與亡者的心靈儀式,幫助生者與生命的無常和平相處。 此外,少子化、消費習慣的轉變、通膨壓力等外部挑戰正在改變殯葬業的經營模式。小冬瓜鼓勵學生們,未來殯葬業需要不斷創新,在數位轉型中找尋機遇,並強調文化深耕與教育的使命。他認為,殯葬業不僅是服務產業,更是一種生命教育與文化傳承的實踐,透過儀式讓生者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小冬瓜還強調殯葬業者的文化責任,我們應該讓死亡不再是令人畏懼的話題,而是一個能讓生者從中獲得力量、反思生命的過程。喪禮的意義,不僅是告別,更是為生者帶來慰藉的儀式。 他指出,透過臨終與靈性關懷,殯葬工作者能夠幫助家屬找到心靈的平靜,這也是殯葬4.0時代下的核心價值之一。 此次講座內容豐富,涵蓋了殯葬業的技術變革、臨終關懷的重要性、靈性支持以及文化使命,負責此次課程邀請的盧以琳副教授表示,小冬瓜的分享不僅讓學生對殯葬業的現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啟發了他們對未來從事殯葬行業的使命感與熱情。 大仁科技大學生命禮儀暨關懷事業系將持續推動相關講座與學術活動,培養具備創新思維與人文關懷的專業人才,為未來殯葬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