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發中心/人事室-當USR遇上地方創生-與地方創生夥伴的對話-111.02.11
當USR遇上地方創生-與地方創生夥伴的對話-111.02.11
美麗王國的秘密
本活動從美麗王國的秘密-雅聞峇里海岸觀光工廠開始,在場區內有令人感受到偽出國小確幸,該司從創意包裝商品是熱賣的芬多精皂產地!園區占地五公頃,茅草屋與棕櫚樹隨處可見,猶如親臨峇裡島般的愜意!位於斗六石榴班百年火車站附近,舒壓、藝術、美學、購物的雅聞峇里海岸園區,是國內最大的南洋風情景觀,擁有大規模的茅草屋群、棕櫚樹、迎賓瀑布、鏡面水池、3D美式塗鴉牆及明媚的海岸沙灘風景,彷彿置身異國天堂。
進到園區,穿過茅草屋的門廳,宛如進入峇里島的度假村,諾大的鏡面水池迎賓瀑布近在眼前,讓人迫不及待想要進入峇里海岸主題園區,也可以看看附近的庭院造景廊道,不同區域景觀各異,每一塊,都是別出心裁設計打造,如「千手禮佛」、「湧源幸福」(寓意永遠幸福)。
穿過廊道,便可遇見國內首創的人造沙灘海岸戲沙池,峇里島休閒茅草屋各自座落在如茵綠地中,露天咖啡座、以及棕櫚樹間的吊床與躺椅,讓到訪者輕鬆自在愜意慢活,享受當下,而喜愛拍照的人,還有3D塗鴉牆、立體字母牆及彩繪沖浪板等拍照熱點,為園區增添繽紛色彩。
館內設有肥皂博覽館、設備及相關介紹,透過介紹,我們可以了解肥皂製程及相關設備,透過展示空間擺設,亦可做為日後系所介紹及展示方式之參考。近年該司亦發展特殊創意商品-脈輪商品(園區內設置介紹各脈輪特色景點),脈輪是能量的匯流處也是發散中心。我們人類的構成可以分為代表質量的「肉體」,和主掌情感的「心靈」,脈輪正是轉動心靈的關鍵之輪,是非物理性、沒有形體、無法具象化的,可以促進個人意識的成長,調和肉身與情感間的狀態。七個脈輪以身體為載具幫助我們承接、吸納並傳遞能量,令我們體悟到自身像天地間的彩虹橋一般連貫著物質與意識。脈輪就像是整個身體的各個門戶,令內外能量於其間生生不息地循環。當商品不再以滿足一般需求而設置,而是透過心理需求的滿足來做為賣點時,更能激發消費者購買意願,刺激不同消費族群,提高消費意願。
當學習融入生活-與地方創生夥伴的對話
在盤點土庫鎮既有產業、各項資源及地方DNA後,雲林縣政府與土庫鎮公所決定以具特色之「國際文教事業」來打造地方特色產業,並將舊台糖原料線產業文化遺址,轉化成迎接國際交流的場域,逐步打造土庫成為全台第一個國際小鎮,來帶動就業市場、擴大學旅產業供應鏈及服務品牌,進而創造來訪學習及觀光旅客之消費經濟。
在教學路線方面,以國際學習旅店為核心,結合周邊鄰近地區規劃4條學旅路線,包括2條海線學旅線、2條山線學旅線,遴選當地知名、具指標及文化性之農場、工藝與文化景點,內含30個產業,共同打造走讀式與融入式的情境式雙語學習之旅,目前陸續已打造微型英文村、創造13處雙語活動體驗場域與教學案例,部分場域更結合AR及VR打造參與學旅者之沉浸式體驗。
吳爾夫董事長表示,「我們不只是要打造一個國際級的旅館讓更多的觀光客和商務人士來住宿,而是要結合文教事業(雙語課程及戶外觀光教學),吸引更多中小學生戶外教學、高中大學背包客、外籍交換學生,國際師資及人才能夠前來土庫、入住我們的旅店,從事相關產業,並更深入了解雲林縣的人文、特色和地產」。
本次活動透過吳爾夫董事長親自帶領導覽,介紹如何將教學與社區結合,並透過與在地商家合作,將學習與輕旅行併在一起,藉由導覽介紹,創造語言學習環境,對於採用走讀式教學,是一大亮點與特色,從下車的那一刻,我們所接觸到、聽到的都是以英語來進行溝通與交流,從導覽土庫驛可可莊園開始,皆採雙語介紹,從可可樹到可可果等,一系列的生產及製程等,就是希望大家能透過沉浸在這樣的環境下,增進學習的動力。再經由簡報介紹地方創生計畫的緣起及執行過程,如何鏈結資源及整合在地的商家等,將其發揮到最大的效果。
月之美術館(以藝術整合小鎮巷弄與閒置空間、打造藝術生態博物館)
「月之美術館」計畫,由5組藝術家於鹽水小鎮內的2條老街、4條巷弄進行藝術創作,讓小鎮瞬間成為「沒有圍牆的美術館」。指標裝置藝術作品包括超大型超萌兔兔,可攀高望遠的登月津津十五號,還有聲光互動裝置,成為超人氣打卡景點。
當年發起籌辦月津港燈節的陳禹廷說,「月之美術館」計畫除了帶動鹽水小鎮巷弄內的藝術氛圍,更創造出一個適合青年移居的空間,讓年輕的藝術家可以透過這個計畫找到夢想。「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剛畢業或有想法,有不同領域專長的藝文青年,能夠在這裡獲得實驗的舞台,並讓地方累積不同產業的藝術新創。」
漫月美行動-月之美術館2021年度特展
臺南市政府啟動「月之美術館」計畫,將短期節慶活動轉型為具長期發展規劃之綜合型小鎮創生計畫,透過藝文節慶之策劃及博物館場域之保存推廣,打造別具特色的生態博物館。
月之美術館讓鹽水小鎮瞬間成為「沒有圍牆的美術館」,將短期節慶活動轉型為具長期發展規劃之綜合型小鎮創生計畫,透過藝文節慶之策劃及博物館場域之保存推廣,打造別具特色的生態博物館。藉由這些展品,讓遊客停留在當地的時間更久,有助於當地購買商品之消費力提升,透過這次參訪交流,讓與會人員了解,當廢棄的小屋經過展品的改造,瞬間提升其價值,無論是在巷弄間的小屋或是路旁的牆面,這些無處不在的藝術氣息,都在顯示著獨特的美,當週遭生活空間融入藝術裝置,能化腐朽為神奇,令人佇足。
與會人員心得分享
我們一開始抵達的是雲林斗六的雅聞峇里海岸園區。
『從頭到腳、從裡到外,美的徹底。』一直是雅聞集團對美麗的堅持,對於女性的關懷更是雅聞的創辦理念。所以在園區裡他們也設置了購物商場讓需要的顧客可以盡情選購。
而這裡擁有國內最大的南洋景觀,走進園區裡的長廊,可以看見香皂的生產和包裝過程,穿過長廊後,便可看見國內首創的人造沙灘和美式塗鴉的3D美術牆,讓人彷彿置身於異國的度假風景中。
第二站我們到了土庫驛可可莊園,這裡不僅是雲林第一座可可樹園,也是雲林地方創生和產學合作的成果。從下車到進入莊園全程皆採雙語方式進行介紹及導覽,我們可以看見充滿設計感的造景,對比園區旁的田園景色截然不同,還有正在建置中的智能溫室和可可體驗館,也讓人更期待莊園完工後的模樣。
裏頭的導覽人員為我們提供了雙語的介紹,是在地與國際相互結合的成果,而我們聽完介紹後,也更能夠了解創辦人的出發點,初心是為了實踐善與利之間的平衡,所以才打造了從栽種可可到製成巧克力產品這一條龍的可可王國。但這不僅是帶動了雲林當地小農的有機產業,也向民眾傳遞可可相關的知識與文化,甚至振興了地方的經濟繁榮。
而後我們前往源順芝麻觀光油廠,他們以生產『冷壓芝麻油』為主,堅持只製造對人體有益的健康產品。透過介紹也讓我們了解製油中的過程以及他們使用原物料的嚴格控管、又或者是吃對好油能怎麼幫助我們人體吸收、有何益處。這些都讓我收穫良多,對於油品也有了更深層的了解,而這些都是結合地方創生的資源,讓我有全新的啟發。
最後一站則是台南的月津港,他們每年舉辦的『月津港燈節』是台灣著名的大型文化活動,旁邊緊鄰著鹽水鬧區和橋南老街,可以讓遊客休閒的一邊散步一邊觀賞藝術燈展,而在不點燈的白天,能看見老街上有些老屋錯落、有些重建成了餐廳,每走進一條小巷子內,都能讓我們一窺舊時光的樣貌,體驗那個時代的風華。